江苏世纪燎原针织有限公司缝合车间一线职工杨卫娟事迹材料
2013-06-10
杨卫娟,女,1974年出生,文化程度初中,江苏如东县人,家住如东县兵房镇强民村21组,工作单位江苏世纪燎原针织有限公司。
该同志1994年7月进入燎原公司缝合车间工作,多少年来,对工作勤勤恳恳,以公司为家。她思想进步,道德高尚,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拥护社会主义制度,能高举邓小平思想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伟大旗帜,坚持科学发展观,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,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立足岗位,奋发进取,开拓创新,甘于奉献,在跨越发展,全面小康的实践中作出了显著贡献,在公司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。
由于她业务精通、技术过硬,在公司300多名缝合工中一直名列前茅,是缝合职工中的“排头兵”、“状元”、“明珠”。2007年度年收入四万多元。她的每一个行动都成了车间里的先行官;她的每一滴心血,都饱含着技术创新的潜能;她的每一个细胞都带有开拓奋进的基因;她的每一根神经都体现了文明的美德;她的每一件产品都能让质检员满意。有人称她是一匹没有受训过的“骏马”。她年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,2007年度被南通市总工会评为“双爱双评”先进工作者。她的主要事迹有:
爱岗敬业争贡献
她说:“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为国家、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这是人生价值宝贵的财富。”她总是“以诚待人、以信为民。”对同事尊重,尊重他们的长处、尊重他们的才能、尊重他们的进取精神、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。在本职工作上,她明确“质量有价、信誉无价”。她一贯主动地力所能及地为同事解决热点、难点问题,从而换取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尤其是来车间不久的新职工,她主动地接近他们担当起师傅的责任,帮他们排除困难,教会他们在技术上的奥妙处,指导他们套口的方法,先后100多名新职工得到她的帮教。在生活上,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,做到与他们团结拼搏,为企业作贡献。她有一个前提——爱党、爱国、爱燎原,她有一个宗旨——同事间要互相鼓励,为国家、为集体、为公司多作贡献。她坚持勤劳致富,使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大家的认可。
团结拼搏创效益
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础。为了保证优异,在缝合过程中,她以优异的品质、优异的数量给车间上百员工示范。职工们遇到难题去请教,她从不厌烦,总是心平气和地讲解,手把手地教导,直至质量达标为止,赢得了职工一致好评。有时下了班,新职工去找她,要她指导,她也总是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;有时在休息时间,她主动地有的放矢地去找一些思想不扎根的新同事谈心,在谈心中暴露了许多困难,她就推心置腹地说:“在荆棘丛生的人生路上,唯有战胜困难、勇往直前、毫不退缩,才能攀到人生的高峰。困难像一根拐杖、像一把钥匙、更像一位杰出的向导。有人说,困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,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。困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,它与胜利、与光明是分不开的,走过黎明前的黑暗,光明就一定属于你……。”她不知多少遍地用这样的良言帮助姐妹们解开了思想疙瘩,调动她们为公司团结拼搏创效益的积极性。
献计献策当参谋
她与业主保持着“血肉相连、心心相通”的合作关系,做到有福同享、有难同当。一次出货时间紧,任务重,缝合车间拖了公司的尾巴,她立即带领了一批能手,突击加班,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,达到了准时出货的目的,使业主深受感动。平日她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,提合理化建议,公司在企业发展生产管理、产品质量、生活保障、职工权益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。她主动做职工的知音,当职工与管理者之间发生矛盾时,当职工因工作变动思想转不过弯时,或当职工因家庭纠纷,情绪低落时,她主动靠上去做思想工作,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,使职工安心生产。几年来,她不愧做到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。
刻苦学习自成才
知识是灯,努力是油,要想灯亮,就得加油。她深深懂得:“不在苦中炼、难成有用材。”她还懂得:“知识是树根,能力是树枝,成功是树叶。只有根深,才能枝繁,才能叶茂。”
书能改变千百人的命运,书能改写人类社会的历史,书能改造不断提升文明水准的世界,书能造就一切财富的源泉。她做到学用结合,读得进、记得牢,努力提高知识面,不断提高思想素质、文化素质、业务素质,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和业务培训,近年来她先后参加培训班10多期,同时还参加了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,她决心通过学习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知识型职工,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,为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壮大作出更大的贡献。